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

鐵三角audio-technica推出新的高階耳道式耳機ATH-CK10


audio-technica預定在12月14日時發售新的高階耳道式耳機ATH-CK10,價格為37,800日圓(看來應該是比CK9貴近2倍價格吧)。

有著雙Balanced armature的單體,同時又比CK9還小的體積是它的特徵。

官方聲稱最大音壓為107dB/mW,頻率響應為20~15kHz,阻抗為55Ω,去掉線材重量約4g重。

線長約1.2m,為Y型的耳機線,附有S M L3對耳塞及攜帶盒。

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

[新發售情報] SHURE推出耳道式耳機的新入門型號 - SE110



  SHURE即將在日本發售耳道式耳機「SE系列」的新入門級型號「SE110」,大致上如下


  價格約在3600元上下(日幣12000元)。顏色有白*灰色及黑色兩種類。雖然是入門級的型號不過似乎有著"細膩"(?)的表現能力"似乎"(?)可以遮斷93%的外界聲音,左右耳各1發聲單體。

  耳機本體是基於人體工學所製成的圓球型外觀。跟耳朵接觸的部分使用了彈性的橡膠樹脂 追求配戴時的舒適感。付大中小各1對的軟矽膠耳塞根硬矽膠耳塞。播放時的頻率響應為22Hz~17.5KHz。

音感度為113dB。
阻抗為27Ω。
含線材的重量為14公克。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關於耳擴與DAC

Writed by khm1985
fixed by sssuperman
Q.1 為什麼耳機需要耳擴?
  
  整理音悅侯姐在2006年家庭劇院四月號所說: "耳機跟喇叭一樣,都是屬於被動元件,只不過耳機由於單體小,靈敏度高,所以大部分可以用訊源或擴大機的耳機輸出來推出聲音,不過推得動並不代表推的好,推的好的要素有很多:聲音的搭配性,足夠驅動力帶來的聲音餘裕度,更寬深的音場等,尤其是在阻抗為250歐姆以上的耳機更需要耳擴的"加持" 。
  簡而言之,耳擴是幫耳機發揮全部功力的東西,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版友說:"推得動不代表推的好" ,"耳擴的預算再買完耳機就會自動生出來","某某耳擴可以幫某某耳機解開封印"之類的話,都是在形容耳擴的重要性。

Q.2 為什麼有了音效卡或耳擴後還要再加DAC?
  
  DAC是Digital Analog Converter的簡寫,中文為數位類比轉換器,主要的工作是幫我們把數位訊號轉換成耳機跟喇叭看得懂的類比訊號,例如我們的音效卡就一定會內建這樣子的DAC機構,所以音效卡其實也算是一個最基本的DAC,只是有玩電腦硬體的版友應該都知道,內建顯示的主機板通常他的顯示晶片能力都很抱歉,音效卡也是如此,所以通常注重訊源的版友,會使用具有數位輸出的音效卡,再加一台獨立的DAC,這樣子可以將電腦訊源的等級跟乾淨度提升,對聲音的改善程度甚至比耳擴還大。

Q.3 想接DAC的話需要哪種音效卡? 所謂的USB DAC又是什麼?
  
  常上耳機或音響版的版友應該對1723這塊音效卡不陌生,因為千元以下的音效卡幾乎不作第二人選,但又常看到有人說"不接數位輸出或不玩DAC的話不推薦1723",是不是常常被搞混到底是推還是不推了呢?
  其實這句推文要表現的意思是,1723在數位輸出上的表現非常超值,但是它的類比輸出(耳機孔)就真的是一千元以下音效卡的水準,所以一般想開始玩入門DAC的版友,大家都會推薦1723,但是不是只有1723才行喔,只要有支援數位輸出(Spdif out)的音效卡都可以。            
  至於版上常見的Fubar,或前幾篇版友提到的Dared MP5或是KECES 的USB DAC,它們是屬於USB DA,也就是只要用USB線接上,它們就變成一個外接型的音效卡,它們的主要工作也是DAC,但是由於它們是在電腦機殼外面,所以受到的電磁干擾比較小,而且可攜性也比傳統音效卡高,所以也不失為一個方便的選擇。
  USB DAC跟傳統音效卡可以共存,只要在控制台裡的音效指定要哪一個輸出就可以

Q.4 有時候DAC的文章會提到同軸跟光纖輸出,那是什麼?

  同軸跟光纖是兩種數位輸出的接頭,同軸的形狀跟RCA線一樣,光纖的形狀呈現一個五邊型,1723就是光纖頭輸出。另外還有一種BNC頭,但是不常見,通常有玩DAC的版友對光纖和同軸兩種接頭的評語是:
   光纖的聲音比較冷,偏解析;同軸的聲音比較暖,人聲比較好聽,小弟自己接的感覺也是如此,但是沒有優劣之分,端看您喜歡哪一種聲音。

Q.5 可以列舉出常見電腦訊源的接法嗎?
(以下舉例部分為小弟親身實例,只是方便講解,所舉例型號沒有任何意義)。
1.音效卡 → 耳機
EX:1723的耳機孔>ES5

2.音效卡 → 3.5mm to 2RCA的轉接線 → 耳擴 → 耳機
EX: 1723的耳機孔→ 轉接線 → HA20 → A900

3.音效卡 → 光纖或同軸線 → DAC →RCA訊號線 → 耳擴 → 耳機
EX: 1723 → 光纖或同軸線 → 噴火(Spitfire) → RCA訊號線 → HA20 → A900

4.USB線 → USB DAC → RCA訊號線 → 耳擴 → 耳機
EX: Fubar II → RCA訊號線 → HA20 >A900

P.S.基本上DAC一定要接耳擴才行,因為它通常沒有耳機孔,只有RCA輸出
除非能找到2RCA(公)轉3.5mm(母)的轉接頭,才能直上耳機
但是有的DAC會跟耳擴作在一起,如兩年前的朝露跟最近剛上市的Fubar3

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新發售情報]美國 Klipsch 也做耳道式耳機了

  有沒有搞錯呀!!!又是耳道式,這次還是喇叭大廠Klipsch出耳道式,全民搞耳道嗎?今天看到這消息真的又嚇到了,雖然沒有巴比祿出耳道式耳機這麼震驚。不過連番的新耳道耳機。真的還是蠻震驚的。他出了下列四款耳道式耳機,The Custom-3、The Custom-2、The Custom-1、Image。美金定價分別是$349、$299、$199、$129。


  The Custom-3-使用雙單體,KG723高音單體、KG731低音單體,官方宣稱在這款旗鑑耳機有使用獨家的技術叫"electro-acoustic crossover system",但是並未詳細說明此技術的任何內容。看來是要試聽才會知道了。繞耳的地方採用的是跟E5C一樣可摺式的硬管去符合每個人的耳'型。官方也特別強調了採用特殊的PVC,所以有高耐用度。


  The Custom-2-使用兩個KG534壓電式全音域單體。其餘官方的敘述都跟custom1一樣。看來可能是很接近的設計,至少整個外觀是很接近的。


  The Custom-1-使用單一的KG332全音域單體,強調有更深的低頻,剛強的中頻,以及乾淨的高頻,也許很適合低頻愛好者(?)。




  Image
-官方說這款是目前全世界最輕巧、最小的耳機,使用KG926壓電式單體。中間的銅金屬圍繞跟後端尾巴的設計據說可以減少麥克風效應。

  結論是: 傑克這真的是太耳道了,怎麼可以耳道廠商可以多成這樣。會不會哪天連intel 都想來出個耳道式耳機(傻)。

官方連結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新發售情報] 日商 Bufflo 推出三款耳道式耳機

  沒錯 我嚇到了 我想你看到這消息你也嚇到了,你應該會懷疑這耳機可能可以當AP或是有NAS的功能這樣。但其實並不是。他是真的出了高階的耳道式耳機。其中一款大約五千多塊,兩款則是一千多。以下就是他出的三款耳機。
BSEP01


BSEP02

BSEP03



BSEP01BSEP02BSEP03
形式 壓電式雙單體動圈式
動圈式
耳機型式
耳道式
耳道式耳道式
阻抗52Ω18Ω±10%18Ω±10%
頻率響應
20Hz~20kHz 20Hz~20kHz 20Hz~20kHz
靈敏度 112±3dB 103±3dB103±3dB
輸入功率
3mW
5mW4mW
連接方式 雙聲道3.5mm同左同左
線長
0.5m+1m 同左同左
重量4.0g2.5g
4.0g
價格
17,200日圓4680日圓
4000日圓

  
  查完資料有點嚇到我了 最高階的BSEP01沒想到是壓電雙單體的設計。也就是跟UE所出的跟他所代工的品牌是一樣的,像是super.fi 5 pro 還有IE30 等等。算是一般除了專業級廠商比較少會用的設計。當然也反映在他的價格上。靈敏度跟阻抗也比較高。看來是頗值得期待的一支耳機。

  至於
BSEP02/BSEP03這兩款則是比較低階的兩款,各有強調的特性,BSEP02是強調輕!!!

所以其配帶感也是相當棒。而BSEP03則是算是跟
BSEP02類似,重量較重,但是價錢較低的款式。不過外型跟01頗像。

  不知道台灣的巴比祿會不會引進,引進之後應該蠻歡樂的,可以在音響店看到巴比祿的產品。這也是為之一絕!!!

[新發售消息] Kenwood 推出新兩款快閃記憶體 Mp3隨身聽







設計 型號
記憶體容量
顏色 店家預計價格
冷酷顏色
M2GD55 2GB


約日幣15,000
M1GD55 1GB 約日幣12,000
鮮豔顏色
M2GD50 2GB


約日幣15,000
M1GD50 1GB 約日幣12,000

預計十月初發售
  總共四款,記憶體容量有1G跟2G,播放功能完全一模一樣,只是差在外殼分兩種類,一個是冷酷顏色款,感覺比較接近30GB9或是新的60GD9的配色,而新的鮮豔顏色款則是算比較新的配色,比較休閒的感覺。

  螢幕顏色為單色螢幕。操作機能跟硬碟式隨身聽類似。都是以專輯名稱、演唱者等資料去找到要找的曲目。一樣可以使用Media player去傳輸音樂。

  可對應的檔案格式如下MP3(16kbps~320kbps)、WMA(32kbps~320kbps CBR/32~355kbps VBR), 採用內置充電電池,可連續播放MP3 21個小時、WMA 16個小時。利用電腦USB充電,約3.5小時即可充飽。而輸出孔的推力為5.0mW + 5.0mW(16Ω)也應該有一定推力。

  外形尺寸如下:D55 92.5×38×11.5mm(長×寬×厚度),D50 92.5×38×12.5mm(長×寬×厚度)。重量約38g。

  對應語言則是下列幾種日本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荷蘭語、西班牙語。還是沒有中文(嘆)。